“ESG不只是成本,更是投資”
時代周報: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2022年,逾1700家公司單獨編制并發布了ESG報告,占比約為34%。這個比例依然不高。
施懿宸:比例不高反映很多企業還是把ESG視作一項成本投入。實際上,ESG不只成本,更是一項投資,回報在未來。
時代周報:如何理解“回報在未來”?
施懿宸:如果企業只是把ESG當做成本投入,而不是一項有回報的未來投資,動力必然不足。他們大概率只是將ESG當做滿足監管或投資人的被動之舉。
對企業而言,把ESG當做一項投資,未來必然會有回報。舉個例子,上海一家房企比較早就轉型布局了
綠色建筑,即使目前市場表現情況欠佳,它依然活得很好。這家企業有前瞻性思考,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把運營戰略、業務模式等和ESG做了前置關聯和戰略布局。
把ESG當做未來的一項投資,要和企業的遠期發展戰略相結合,把營收、產品等指標和ESG掛鉤,為未來的競爭力做長遠規劃和布局。
時代周報:但也有些企業開展ESG務虛較多,沒有落到實處。
施懿宸:是這樣。這可能是企業管理層的認知還不到位所導致,這些企業多是為了生存或避免負面輿論而開展ESG業務。它們往往把ESG業務設置在公關部門或投資者關系部門,而不是董秘辦或成立專門部門來做。
ESG沒有與公司業務掛鉤,就難落到實處。這也體現了有些企業管理能力不足,無法將ESG與業務有機結合,真正落到管理流程。究其根本,還是這家企業和高質量發展相去甚遠。
例如一些有色冶金、化工等領域的企業,面對越來越嚴格的
碳排放要求,如果不盡快轉型,高污染風險會越來越大,很難實現高質量發展。
時代周報:ESG能為企業帶來哪些實質的好處?
施懿宸:主要是四個方面:其一是滿足監管要求,國家已從監管層面,即證監會開始自上而下推動ESG發展。其二是有助于市值管理,ESG能幫助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上市公司市值。其三是有助于對外融資,比如綠色信貸有政策優惠,而在評價ESG中環境社會風險一欄有準入門檻,但是很多企業不知道該怎么做,就拿不到政府給的綠色信貸。最后是供應鏈管理,供應鏈在全球重構時,國內只要是全球供應鏈里,必然需要ESG,否則可能訂單會受到影響。在全球供應鏈重構過程中,ESG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競爭力。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