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的ESG報告釋放哪些綠色信號?

文章來源:新京報陶野2025-04-27 15:11

“三桶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交出了2024年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成績單。
 
 
 
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中國能源行業的綠色轉型步伐不斷加快。作為國內能源領域的核心企業,“三桶油”的ESG報告不僅是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體現,更是觀察中國能源行業低碳轉型的重要窗口。
 
 
 
“三桶油”的碳排放管理哪家強?
 
 
 
根據“三桶油”的2024年ESG報告,中國石油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70.46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下降0.42%;2024年甲烷排放總量為30.87萬噸,同比下降16.84%;甲烷排放強度為0.28%。
 
 
 
中國石化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67.95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下降4%。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為54.63噸二氧化碳當量/百萬元,報告所提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是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營業收入的比值;2024年甲烷排放總量為239.48百萬立方米,同比下降4.3%。
 
 
 
中國海油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2.79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上升4.3%;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量(范圍一)為10.89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上漲0.99%;溫室氣體間接排放量(范圍二)為1.9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上漲28.37%。
 
 
 
不難發現,中國海油溫室氣體排放量均有上升。去年,中國海油實現油氣凈產量726.8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7.2%,增幅位居“三桶油”之首。油氣生產規模擴大,應是其范圍一排放提升的原因之一。
 
 
 
同期,中國石油油氣當量產量2.4億噸,同比增長2.2%;中國石化全年油氣當量產量515.35百萬桶,同比增長2.2%。
 
 
 
“三桶油”的共性動作:布局風光氫、推進CCUS
 
 
 
“三桶油”的ESG報告均參考了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發布的《GRI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聯合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以及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建議報告》。
 
 
 
在減排方面,中國石油依托CCUS/CCS全產業鏈技術體系,2024年實現二氧化碳注入量約190萬噸,連續三年保持百萬噸級規模,累計封存超900萬噸。在上下游一體化統籌,構建全產業鏈規模發展上具有明顯優勢。
 
 
 
另外,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投資規模達240.5億元,同比增長21.7%,重點布局了光伏、風電、地熱、氫能等清潔能源項目,電能消費占比提升0.8%,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了2.5%。2024年中石油風光發電量達47.2億千瓦時,新增裝機495.4萬千瓦,青海100萬千瓦光伏和吉林55萬千瓦風電項目相繼并網。
 
 
 
中國石化通過材料科技跨界賦能交通低碳化。210萬噸二氧化碳回收與百萬噸級CCUS示范基地打造全產業鏈減碳標桿,金陵石化捕集裝置與齊魯-勝利項目入選國家級案例。
 
 
 
另外,中國石化2024年境內天然氣產量為395.7億方,同比增長4.7%,占境內油氣當量產量比重為46%。光伏發電量為1.32億千瓦時。打造“光伏+氫能”雙輪驅動能源結構重塑,“萬站沐光”計劃建成5000座光伏站點。氫能全產業鏈覆蓋11個供氫中心與142座加氫站。
 
 
 
再看中國海油,新能源和負碳業務有序推進,“海油觀瀾號”融合發展示范工程平穩運行,渤海和海南兩個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基地建設穩步開展。
 
 
 
“海油觀瀾號”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自2023年5月投運至2024年底累計發電3660萬千瓦時,開創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海上供電新模式。
 
 
 
“三桶油”的ESG各自又有哪些側重?
 
 
 
中石油亮出了《ESG工作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將節能減排指標納入管理層業績考核體系。實行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將碳排放總量和強度指標分解到各分子公司,納入主要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進一步將降耗減碳與管理層業績和薪酬掛鉤。
 
 
 
中石化披露了其特有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中國石化深化產學研合作,成立汽車輕量化非金屬材料聯合中心,聚焦合成樹脂、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研發,推動耐劃傷、低散發、長壽命車用高分子材料創新應用。通過發揮合成樹脂技術優勢,2024年中國石化生產低氣味汽車專用料25.85萬噸,同比上升29%;發泡聚丙烯專用料4.34萬噸,同比上升21%。同時,中國石化還加速了動力電池隔膜專用聚烯烴材料研發,2024年產量達4.58萬噸。
 
 
 
中國海油披露了其開創性的節能技術。2024年10月,渤中34-2/4油田放空氣深度回收改造項目試生產,成功將平臺火炬氣日放空量降低至100立方米以下,正常生產工況下火炬可完全熄滅,實現“零放空”。項目投運后,預計每年回收零散火炬氣210萬方,減碳量超0.45萬噸;預計可累計回收火炬氣1520萬方,累計減碳量3.28萬噸。
 
 
 
“三桶油”的ESG報告釋放三大關鍵綠色信號
 
 
 
首先,低碳轉型戰略全面提速。中國海油明確提出“2028碳達峰、2050碳中和”的清晰路線圖,中國石化則聚焦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中國石油新能源產能占公司上游總產能的比例達到7%。這標志著傳統油氣企業正從被動減排轉向主動轉型。
 
 
 
其次,能源結構加速優化成為共同選擇。三家企業不約而同將天然氣作為過渡期核心能源,同時競相布局海上風電、綠氫和CCUS等新興領域,呈現“傳統能源清潔化+新能源規?;?rdquo;的雙軌發展特征。
 
 
 
最后,技術創新驅動減排的態勢已經形成。從中國海油“風電+油氣平臺”的融合模式,到中國石化“綠氫+煉化”的零碳生產探索,再到中國石油推動老油田CCUS試點,表明行業正從依賴規模擴張轉向技術創新驅動的發展新階段。這些變化預示著中國能源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綠色革命。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陶野
 
 
 
編輯 陳莉
 
 
 
校對 付春愔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4055651號-1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