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落實《
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北京市
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4月22日,第56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由北京大學、北京市學?;ê笄诠芾硎聞罩行?、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共同主辦的北京市低碳學校
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舉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王方,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明登歷,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謝學文,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總務長董志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
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樸世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等
專家學者,北京市及各區教委相關負責人,眾多高校分管后勤校領導、部門負責人出席
會議。
會議由北京市教委學校后勤處處長王力志主持。
董志勇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市低碳學校論壇的召開,旨在落實國家“雙碳”行動,圍繞2025年地球日的主題“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北京市低碳學校建設。推動低碳發展不僅是履行大國責任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首都高校更應勇擔使命,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社會服務為延伸、以低碳學校建設為抓手,深入交流、加強合作,共同探索低碳學校創建的新路徑和新模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書寫首都高校綠色發展的時代答卷。
謝學文在致辭中介紹,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近年來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積極推進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充分發揮研究分會智庫作用,開展高校后勤領域節水節能等方面的課題研究工作;開展節能、節水、節糧、減塑、低碳、垃圾分類等各種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下一步,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將一如既往地積極投身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引導師生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強校企聯動,推廣節能降碳新技術、新產品,升級智慧化手段在綠色學校建設中的應用,推動北京高校綠色低碳工作再上新臺階。
樸世龍圍繞低碳校園建設主題作大會主旨報告,他從全球氣候變化和國家“雙碳”戰略引入,分析了低碳校園建設的必要性,提出校園減排的政策建議,并指出高校作為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的主體,實施低碳行動將對青年群體乃至全社會發揮顯著的示范作用。
劉俏以“以有組織科研和
碳足跡治理服務國家碳中和戰略”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他從“碳中和也是經濟學、管理學問題”“以有組織科研回答碳中和關鍵科學問題”“以
碳足跡治理推動碳中和實踐”等三方面詳細闡述,并介紹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碳足跡與碳中和行動報告2024》,以及2025年碳中和治理規劃與實施路徑。
明登歷的主旨報告題目為“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和成效”,她從北京市氣候變化特點、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舉措,北京市低碳政策及成效,高校在綠色低碳行動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等幾方面詳細闡述,鼓勵高校培育綠色低碳校園文化、創新綠色發展運行模式、科學謀劃綠色發展策略、優化學科建設培養專業人才。
王方在講話中強調,低碳學校的創建與發展,需要低碳科技成果的支撐,也需要綠色創新人才的參與,更是勞動育人的重要載體,希望后勤系統工作人員從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高度,充分認識低碳學校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敢于創新、勇于爭先,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以首善標準,為打造教育強國首善之區作出更大貢獻。
會后,與會人員參觀了中水站、地熱水熱交換站等北京大學低碳示范項目。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