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界踐行綠色低碳的動力來自哪里?如何在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兼顧經濟效益和產業發展?
施懿宸:綠色低碳的發展趨勢從長期看是不可逆的,要想消費升級就要關注氣候問題和ESG相關方面產生的負外部性,無論是內需還是出口,這都是我們邁向發達國家的必經路徑。
事實上,短期內確實有一些企業不具備發展綠色低碳或ESG的能力,如何讓這部分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序轉型,從“做不到”到“做得到”,既需要時間和路徑,也需要戰略和政策,這些方面都值得思考。
在這個過程中,綠色低碳相關行業會受益,比如
新能源的整個產業鏈都是受益的。而另一些行業由于碳排放量高會逐漸萎縮,因此必須進一步轉型,即使無法減少碳排放總量,也需要通過工藝升級等方式減少碳排放強度,減少單位碳排放量。
一直以來,我們總有一個誤區,以為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比其他國家要強,其實這是在沒有計算很多外部成本的情況下以價格競爭取勝,其中就包括碳排放成本。現在,包括碳關稅等議題對產業鏈的綠色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這時候就不得不考慮如何在環境成本內部化的要求下,保持并且建立新的競爭力。
綠色低碳發展是非常漫長的一條路,我們應該對清潔能源領域做出更好的規劃,通過綠色經濟、碳中和經濟帶動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