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政策對我國環境和經濟發展影響的量化分析
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環境挑戰。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經濟發展速度快。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能源消耗量越來越大,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
2005年全國能源消費量達到12.5億噸標準煤,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33.8億噸標準煤,約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29.6%,僅2005年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當于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1/3。
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到2010年,全國碳排放量達到30億噸。
我國碳排放交易政策研究工作起步較晚、經驗不足、缺乏相關理論支持,再加上碳排放交易機制設計和運行中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導致目前我國對碳交易政策對環境和經濟發展影響的量化分析比較薄弱。
總結
碳交易政策是一種市場機制,在政府的參與下,市場通過價格信號、供求關系和競爭機制等自動調節社會經濟運行。
碳交易政策可以抑制高碳排放行業的過度發展,但無法完全遏制低碳產業的發展;
碳排放權的交易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當供大于求時,碳排放權的價格較低;當供不應求時,碳排放權的價格較高;
我國碳交易市場尚不成熟,仍需進一步完善。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