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供給不足的背景下,碳金融可能會面臨一些新的困難
張慶君
天津財經大學
金融與保險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碳金融的功能我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發揮中介功能、降低交易成本;發現
價格,提供決策支持;減排成本內部化和最小化;加速低碳技術的轉移和擴散;風險轉移和分散功能。
碳金融制度包括三個方面:碳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碳金融產品和碳金融市場層次結構。其中,碳金融市場參與主體是碳金融市場制度的核心,通過明確各方參與主體在碳金融市場中的作用為碳金融市場制度的運行奠定基礎;碳金融產品是碳金融市場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碳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為碳金融市場制度的運行保駕護航,提供更多的資金流入渠道;碳金融市場層次結構是碳金融市場制度的體系支撐,碳金融市場的自律規范制度與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相互作用,為碳金融市場制度的系統化運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全球能源供給不足的背景下,碳金融可能會面臨一些新的困難。
首先在碳金融市場制度層面,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制約了碳金融的發展,導致碳金融市場融資效率極其低下,經濟結構調整的困難客觀上限制了碳金融資金的來源渠道,降低了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使得碳金融發展空間受限;碳金融交易市場還普遍存在流動性不足、交易活躍度低的問題,
碳價波動較大,透明度較低,難以吸引金融機構投資者開展交易,增加了市場被操縱的風險;此外,碳金融產品缺乏深層次的資本市場介入,不能滿足減排企業風險對沖和套期保值的現實需求。
在法律制度層面,目前碳排放配額分配立法層級不高,缺乏國家層級立法,導致碳排放權市場缺乏可預期性和穩定性,企業不敢就
碳配額進行交易而寧愿保守地完成
履約周期;同時,碳金融交易環節也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盡管《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有履行合同須符合綠色原則的原則性規定,但是過于模糊不具體,實際中不具有可操作性;當前我國碳排放信息披露發展處于
試點階段,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合理的定價機制,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市場波動較大;碳金融司法缺乏案件分流聯動機制,能夠專業解決碳金融案件的法官較少,且涉碳糾紛案件較少,法官裁判經驗不足,導致出現法官說理空洞、論證不足的問題。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