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4月25日報道,中國國家能源局25日說,中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首次超過以燃煤為主的火電裝機容量。
據報道,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
國家能源局稱:“2025年一季度,全國風電光伏發電合計新增裝機743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4.82億千瓦。”
這是該數字首次超過火電裝機(14.51億千瓦)。
中國領導人23日說,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
與此同時,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同時承諾大幅擴大化石燃料開采。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的爆炸式增長中達到這個新的里程碑。去年,該國新增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機3.6億千瓦。
報道稱,中國提前6年實現到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的目標。
25日發布的消息稱,中國今年一季度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同比增量“大幅超出”全社會用電增量。
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分部全球政策顧問姚喆說:“這一趨勢很可能在2025年后幾個季度持續下去。”這表明,中國的電力部門正在經歷“結構變革,該部門的
碳排放距離達峰只有一小步”。
不過,煤炭繼續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另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4月25日發表的文章,在內蒙古草原的陽光下,風吹沙丘,地平線與光伏板融為一體,中國正在這里建造一個新“帝國”。這里的城墻不是用石頭砌成,而是用硅和鋼鐵筑成的:一道“太陽能長城”像一條光河蜿蜒在庫布齊沙漠。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24年全國太陽能新增裝機達到2.78億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8.9億千瓦,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中國的太陽能正在和風能、核能一起挑戰幾十年來一直支撐美國霸權的能源主導地位。對被稱為“無限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最終可能讓中國坐上世界能源寶座,從而結束產油國對能源的主宰。
文章稱,全球能源監測組織收集的數據強調中國太陽能領域的增長并非偶然。從整體上看,該計劃代表了規模上的飛躍,重新定義了工業規模太陽能發電的概念。
英國伍德麥肯茲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美國現在的石油產量超過沙特阿拉伯,天然氣產量超過俄羅斯。美國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其開采強度正在導致優質儲藏的相對枯竭。美國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替代品,但中國有:太陽能和核能。
在此背景下,盡管中國仍嚴重依賴煤炭,但它在鋰電池、太陽能、電動汽車和核能等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成為一個有能力實現經濟去碳化并向世界其他國家提供解決方案的強國。
美國耶魯大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強國:在過去20年里,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
這不僅意味著能源模式的革命,也意味著地緣政治平衡的轉變。能源歷來是全球力量的杠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
清潔能源生產國,可能會產生深遠的經濟影響。當美國面臨碳氫化合物生產停滯時,中國作為太陽能和核能超級大國的崛起重新定義了能源霸權的未來。在這一領域,中國占盡先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